不要让人的失败夺去我们的盼望,以致爱心渐渐冷淡,甚至想逃离服事的现场。而是要在艰难中盼望信实的主,忍耐作工。换句话说,有盼望的人无论得时不得时,都会忠心传道作工,而他们所做的工也更坚固了他们的盼望。
对青少年的讲道要对他们的生命发出呼召——要清楚明白地描述他们的罪恶,也要让他们看清对罪恶的解决之道是什么, 也就是让他们认识耶稣的替代性救赎, 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行事为人与所蒙的恩相称。
正常途径的事奉相信说,为了帮助人们认识神并在对神的认识上成长,教会所能做的关键事在于:第一、强调公众诵读和宣讲神的话;第二,强调公开地施行各种圣礼所带来的使人确认、成圣、给人确据的功效;第三,强调祷告的生活,特别是在教会里的集体祷告。
作为领袖,你要有圣洁的品格,要有怜悯和爱的心肠,要开诚布公,要诚实忠信,你不是通过你的魅力、恩赐来影响会众,乃是借着你的教导、你的祷告,以及透过你美好的生命样式来牧养群羊。
“不要惧怕!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,是关乎万民的;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,为你们生了救主,就是主基督。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,包着布,卧在马槽里,那就是记号了。”(路2:10-12)
基督是我们一切阅读的中心,因为祂就是真理,一切的智慧知识都藏在祂里面。 但被福音改变的基督徒绝不会心胸狭窄,基督也成了我们阅读其它书籍的拱顶石,祂是为我们的阅读体系赋予意义的太阳。 如此,打造爱读书的教会便成为可能,牧师是其关键。
今天有越来越多国内的教会开始认识到建制的重要性,也开始积极地建立教会的体制。就笔者有限的观察,不少教会在建制过程中,却受到经验主义或实用主义的影响,即基于过去的经验实践,或基于实用考虑,而缺乏认真的询问:主基督要建造怎样的教会?
本文通过理清奥古斯丁对天上和地上两个城的说明来指出:教会当“以神为中心”来服事社会。
当我们说教会聚焦于福音来牧养的时候,它既不是一个以信徒需求为导向的教会,也不是一个以贯彻牧者的意志为导向的教会,而是“以主为主”的教会,是以福音为中心和导向的教会。
清教徒强调母亲照顾新生儿的重要性。她们鼓励母乳喂养,不仅因为母乳喂养可以给婴儿提供最好的营养,还有助于巩固母亲和孩子的感情。 丈夫应当提供任何他们能做的照顾新生儿的需要。
处于“适当平衡”中的服事工作可以给人力量,而不仅仅是令人枯竭。
忧郁症患者会使得周围最愿委身的朋友或传道人都觉得无能为力,因为有时他看似完全拒绝改变。但是,忧郁症患者就如同一般人,即使在痛苦中,他们的信心仍可以经历到更新。要按照合乎圣经的方式帮助他们。